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與薛老師之討論記錄 (11/6)


1. 目前三個指導語之情境須盡量相同。
2. 指導語一:目前指導語"你會怎麼做",修改成"你會想要怎麼做"或"你會需要做什麼",較符合Lezak model之意志概念。
把"沒有人幫你"加入在原本之第一句指導語中,不須再問第二句。
3. 當個案無法完整回覆指導語二 (計畫面向),個案是否在指導語三 (目的性行動面向)仍可執行任務?
    若個案無法執行任務的話,吳老師提議把指導語二 (計畫面向)的必要任務步驟做成數個小卡,讓個案看到小卡後,自行決定要如何進行所有的步驟。
    我的測試經驗:個案在計畫面向無法完成,但仍可執行任務。
    薛老師與我的共識:計畫面向為測量個案的邏輯概念,個案可能無法計畫任務 (邏輯概念差),但不表示個案無法執行任務。因為在真實狀況下執行任務,會因工具的cue而瞭解如何執行任務。目前保留指導語三之設計,但可嘗試吳老師的建議,觀察看看個案的反應
4. 指導語給予之次數:目前每個指導語,最多可告訴個案三次。薛老師建議只說一次指導語,目前的標準化認知評估都是給予一次的指導語。
    我的測試經驗:有個案聽到第三次指導語後,改變自己的回答。給予多次的指導語,可能會導致個案認知自己說錯了/做錯了,而提供個案cue以修改回覆。
    目前的做法:修改成只給一次的指導語,非給予最多3次的指導語
5. 當個案詢問問題時,是否需要給予部分指導語?
    薛老師的建議和提醒:
    (1) 我們目前為發展static之認知工具,非dynamic之認知工具。若個案問問題,回應個案的問題,此做法屬於dynamic認知工具,dynamic認知工具難以標準化計分。
    (2) 執行功能為高功能的認知能力,在注意力和記憶力之上。當個案問問題,若是以部分指導語回應個案的問題,算是給個案cue。
6. 表現效能面向須考量個案之操作時間。我須思考是以正常人之操作時間為標準,還是以個案之操作時間為標準,及標準的訂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