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效應要看的議題和統計方法
(以FDT之為例,此篇論文之目的為檢驗FDT於四次測量之練習效應)
一、練習效應的特性
(一)、累積特性
統計方法:觀察指標於每次測量之平均值。於FDT論文,觀察指標之四次反應時間平均值是否有逐漸減少之現象
(二)、平原特性
統計方法:使用二種標準,確定那一次測量會達到平原狀態:1. 有穩定之Cohen’s d值,即d of Time 2-3 ≤ d of Time 1-2, d of Time 3-4 ≤ d of Time 2-3;(2) 連續三次之測量平均值於repeated measures ANOVA檢驗,無統計上的顯著。
二、練習效應的狀況
統計方法:使用二種統計方法:1. repeated measures ANOVA檢驗四次測量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 (四次測量之平均值是有統計上之顯著差異)。2. 計算效應值 (Cohen’s d),確定經過四次測量後 (Time 1-4)之練習效應數值大小。
結果
一、練習效應的特性
FDT之五個指標之反應時間平均值有逐漸減少之現象,顯示有練習效應之累積特性。只有一個注意力指標 (basic measures of attention and processing speed)符合達到平原狀態之二個標準,並顯示在第二次測量時達到平原狀態。
二、練習效應的狀況
三個注意力指標在四次測量之repeated measures ANOVA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Time 1-4之d值有微小至小程度之練習效應 (0.17-0.45)。二個執行功能指標在四次測量之repeated measures ANOVA雖然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但Time 1-4有小程度效應存在 (d=0.29-0.47),此二個指標須長期追蹤練習效應之狀況,與更多樣本數的驗證。
結論:FDT之五個指標呈現練習效應之累積特性,只有basic measures of attention and processing speed指標在第二次測量時達到平原狀態,且於四次測量中顯示微小程度之練習效應,因此於此指標,個案在第二次測量後受到練習效應的影響會減少。其它未達成平原狀態之四個指標都呈現小的練習效應,因此使用者須注意個案在四次測量中會受到練習效應的影響,未來仍需更長期的追蹤以確定此四個指標何時達到平原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