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PEF第三次小樣本討論記錄 (12/2)

此次討論,主要討論意志面向,參與者有提及對其它三個面向較無問題。

問題一:目前意志項目設計非能讓人可以直接地說出答案,需要抽象思考能力才能回答?
我的回覆:之前與薛老師討論過,有些意志項目的設計可能讓個案較直觀或自然而然地回答正確答案,導致分數分佈的variation 較小,此會影響工具之區辨力 (大多數的個案能回答)。因此修改部分項目,讓個案非能直接地回答問題。有學者認為抽象思考能力為執行功能的一部分,雖然Lezak model裡沒有明顯地提出抽象思考能力。

    我上個禮拜看到一位個管員與個案會談,因為此個案的主要工作是派報 (發宣傳單),但此個案在一大早較沒有主要客群的時候發宣傳單 (早上多為學生和家長),雖然她可以主動發宣傳單,但他在發宣傳單時,一直與收到宣傳單的人說話,而且一大早較沒有主要客群,如此導致他派報的效率較差。我看了此個案的測試結果 (他在第二次樣本中有測試到),發現此個案的意志面向較直觀的項目獲得2分,較不直觀的意志項目獲得0-1分。於計畫面向,大部分項目為獲得0-1分,於目的性行動,大部分項目為獲得1分,於表現效能,大部分項目為獲得0-1分。就我對此個案在派報事件的解讀,派報是個案被交辦的目標,個案未必自己設定目標要派報。若個案已內化派報為目標,但個案不能確實地計畫要如何做 (不然為何一大早沒主要客群時派報),而且個案非依據目標只做該做的事 (目的性行動),如與他人聊天非為主要該做的事,而導致派報的效率低 (表現效能),如該做地沒確實做 (發宣傳單),不該做的有做 (有發生錯誤)。回到意志面向,我認為此個案可能較不能自己設定適切的目標,在PEF能獲得2分的項目,是因為他對此些項目有直觀概念,自然而然地回答正確答案。

數據方面,從平均數比較”無法直觀回答”項目和”可直觀回答”項目,結果顯示”無法直觀回答”項目之平均值較”可直觀回答”項目低,此符合原本的假設,無法直觀回答項目較困難。從分數分佈來看此二類項目,無法直觀回答項目在此樣本之分數分佈0-2都有人,但可能傾向於0分較多 (我覺得合理,因為此樣本的個案傾向於能力較差)。對直觀回答項目,於此樣本之分數分佈大多為0-2,除了第3.1題和第4.1題 (較多的個案獲得2分,沒有個案獲得1分),整體看來為1-2分的個案居多,除了第1題。

項目
平均數 (標準差)
分數分佈
1
0.40 (0.70)
0-2
1.1
0.90 (0.88)
0-2
3
0.90 (0.74)
0-2
3.1
1.40 (0.97)
0,2
4
1.00 (0.94)
0-2
4.1
1.40 (0.97)
0,2
11
1.10 (0.57)
0-2
11.1
0.60 (0.84)
0-2
16
1.00 (0.94)
0-2
16.1
1.50 (0.85)
0-2
註:”無法直觀回答”項目以粗體表示。

以下圖示,左圖為無法直觀回答項目,右圖為可直觀回答項目。





就以在同一題之指導語,我提出選擇指導語之理由
1 vs 1.1 我會選擇第1.1題,我的理由為此項目分佈均勻,在傾向能力較差的樣本中,雖然較多的個案得0分,但能力較好的個案仍能的1-2分。此外第1.1題之平均數為0.90,趨近1,表示難度適中。但在第1題,大多數個案都得到0分,可能能力較好的個案仍然較無法答對。
3 vs 3.1 我會選擇第3題,因為此項目分佈均勻,相較於第3.1,大多數個案拿到2分。第3題之平均數為0.90,趨近1,表示難度適中。
4 vs 4.1我會選擇第4題,因為此項目分佈均勻,相較於第4.1,大多數個案拿到2分。第4題之平均數為1.00,表示難度適中。
11 vs 11.1 我會選擇第11題,因為此項目分佈較平均,相較於第11.1,大多數個案拿到0分,可能此項目太困難。
16 vs 16.1 我會選擇第16題,因為此項目分佈均勻,相較於第3.1,大多數個案拿到2分。第16題之平均數為1.00,表示難度適中。


問題二:若是Lezak對意志之定義為設定目標,PEF是以IADL為測量媒介,IADL是平常可能從事的日常事務 (熟悉的活動),人類在做日常事務時可能就已內化要設定什麼目標,而有直觀的回答。目前之項目設計讓人覺得有干擾,很難直接地回答。如何評定什麼是程度高的意志,什麼是程度低的意志?
我的回覆:目前意志面向設計,就希望個案不會有直觀的回答,傾向設計個案較不熟悉的情境。
目前的意志評分設計,有參考魏氏智力測驗的評分概念,個案有回答,以回答內容適切度給予分數。意志為3點量尺,0分為沒有反應或說不知道,或有說明但所形成之目標/意圖不符合情境;0分為所形成之目標/意圖符合情境。或形成之目標/意圖完全符合情境,但非適切的方法;2分為形成之目標/意圖完全符合情境且為適切的方法。

以數據顯示,大多數項目之0-2分都有人被評分,因此目前的方式可推測使用來評定意志的程度。

問題三: 意志與問題解決能力有何不同?
我的回覆:此問題曾與吳建德老師討論過,我們認為在Lezak model中,意志面向為在已知需求/情境中形成一個action goal。而problem solving是有目標後才思考解決方法。所以目前的設計較為是製造一個情境,讓個案說出在已提供的情境需求下形成的目標。

此部分暫且無法用數據顯示,此部分屬於理論/概念層面。PEF並無設計問題解決能力的面向,因此意志和問題解決能力無法由PEF項目設計之數據解釋。

問題四:於意志面向,是否在情境中提供較多的文字解釋,讓情境特定化,讓個案有較多元的回答? 例如:針對上述的實際個案,就可把情境特定於一個時間點 (如早上),讓個案在直觀的回答中,需考量其它因素。
我的回覆:目前項目設計有考量此點,讓情境說明地較為特定化,如第5題"如果你銀行裡有存款,你需要用存款裡的錢,但銀行沒開,你會想要怎麼做?",有特定加上特定的因素 (銀行沒開),所以個案不會很直接地回答領錢,有個案會回答"等到銀行營業"。回答"等到銀行營業",我會評1分,因為只符合部分情境。評分者不能過度解讀個案的回答,等到銀行營業後,我不知道他要做什麼?
另外,若是在指導語給予過多的情境 (文字解釋),個案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不好,個案可能難以瞭解整體情境。這也是我當初在設計問題時考量的因素。

數據分析方面,以第5題為例,第5題之平均值為1.00,表示難度適中。分數分佈為0-2,且分佈均勻。

我目前的看法,參考大家的意見,會針對我的測試經驗 (我所知的個案回答),再思考意志項目,以選擇合適的意志項目,如選擇有較多情境考量,且不會直觀地回答正確答案之項目。

2 則留言:

  1. Thanks!
    概念的澄清,以說理及數據為主,目前缺乏數據支持,說理就變得薄弱。
    另,您提及薛老師及吳建德老師,對說理是沒幫助的,頂多是假借權威。
    最後,有無針對您分析的數據,提出問題討論!?這應是討論重點之一。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老師的回應。
      已在各個問題中提出數據。
      提出老師們的意見,只是分享我之前曾經思考此些問題,也請教了專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