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第30次學術研討會之感想

今年在研討會中,特別注意有關認知的研究,有7篇研究提到認知,其中有2篇為精神領域(研究族群為精神分裂症和憂慮症),3篇為生理領域(研究族群都是中風患者),2篇為兒童領域(研究族群都是自閉症)。
另外,有三篇研究提及執行功能,有一篇為口頭報告,使用WCST測量執行功能,我對他們的研究主要有二個疑問:
1. 研究結果與美國的常模做比較,這樣適當嗎?
2. 在WCST指標所代表之意義沒有指明,所以到底是用哪一個分數表示執行功能?

在研討會中,我對馬慧英老師的研究感到特別有興趣,因為她提及"虛擬情境"的限制,例如:虛擬情境無法提供足夠之深度覺、虛擬情境沒有力覺回饋。未來要發展電腦化之認知評估工具,特別是虛擬情境之工具,必須要考慮這些限制。

4 則留言:

  1. good questions!
    What are your opinions?

    回覆刪除
  2. 針對我所提出之疑問的個人想法
    1. 與美國常模比較不適當,應發展台灣之常模。當未有台灣常模時,可比較對照組(台灣正常人)和實驗組(病患)有哪些的差異。
    2. 依照當天報告者之意,WCST就是用來測量執行功能,用了許多的指標,雖沒特別指明要用哪個指標代表執行功能能力。我的想法是,可使用多變量分析方法,每個指標都代表一個變項,看同時分析所有的變項時,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回覆刪除
  3. [依照當天報告者之意,WCST就是用來測量執行功能,用了許多的指標,雖沒特別指明要用哪個指標代表執行功能能力。] 語意不清。

    回覆刪除
  4. 此篇口頭報告者,報告執行功能的測量,是使用WCST評估工具,WCST可得到16個指標,當天報告者,只使用幾個指標,非用了16個指標,只說這些指標分數與美國常模比較之t-test檢定,顯著或不顯著,但沒有特別說明是要依據哪個指標的t-test來代表病患之執行功能好或不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