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練習效應的pattern

從過去文獻和本研究團體研究結果歸納整理,練習效應 (practice effect)模式主要分成2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累積期 (cumulative phase),意指受測者之表現是傾向一次比一次好 (下一次的分數比上一次的分數佳)。於累積期,不同認知評估工具之練習效應的變化都有所不同,有可能是初期之練習效應為緩慢地增加,然後在後期快速地增加;也有可能是初期之練習效應為快速地增加,然後在後期緩慢地增加;但也可能為不同地變化型態 (如:線性變化、二次的曲線變化、三次的曲線變化...等)。

第二階段為平緩期 (plateau phase),意指受測者之表現趨於穩定狀態。但到達平緩期後,受測者之表現分數仍會受到隨機誤差的影響而變化。

以上圖形中之曲線為可能發生之範例,於累積期,可能會有其它不同的曲線變化。

8 則留言:

  1. Hello En-Chi: 這個圖有出處嗎? :)

    回覆刪除
  2. 1. 您未直接/明確回覆 Karine.
    2. 我上次於討論時提出,cumulative phase 可再區分為「潛伏期」與「快速成長期」,甚至取代之。您看法如何!?

    回覆刪除
    回覆
    1. 1. 已回覆。
      2. 在累積期可能有不同的累積型態,「潛伏期」與「快速成長期」可為其中的型態(特例)。假如累積型態為線性,可能難以歸類於「潛伏期」或「快速成長期」。另也可能累積型態為不斷地波動,如圖中中間藍色線段,此種型態也難以界定為「潛伏期」或「快速成長期」。因此我未刻意把累積期再分成2期,反而強調有其它不同地變化型態 (如:線性變化、二次的曲線變化、三次的曲線變化...等)。

      刪除
  3. Thanks!
    您的累積期如何分類(有幾種變化類型),宜明確說明之,並且套用至您的資料。

    回覆刪除
    回覆
    1. 針對FDT之4次測量資料,其5個指標之練習效應變化
      basic measures of attention and processing speed:進步變化速度緩慢,於第2次就達到平緩期。--累積期短且變化小
      selective attention 和 ability of inhibition:在第3次測量時,進步變化突然變大,尚未達到平緩期。--累積期裡包括預備階段和成長階段。
      alternating attention和 ability of switching:在第4次測量時,進步變化突然變大,尚未達到平緩期。--累積期裡包括預備階段和成長階段。

      當受試者對題目不太瞭解,會有一個"預備階段"以熟悉題目,在預備期中,練習效應的影響不大。當受試者熟悉題目後,受到練習效應的影響就比較大(成長階段)。當很熟悉題目後,對題目達到疲乏,練習效應則減少,即達到平緩期。所以會依著不同題目難度而有不同的累積期型態。
      我的假設:
      題目難度低:很快熟悉題目,則受到練習效應影響小(預備階段和成長階段很小),所以快達到平緩期,如指標basic measures of attention and processing speed。
      題目難度中等:須一小段時間熟悉題目(預備階段短),熟悉後則進入(成長階段)。
      題目難度高:須較長的時間熟悉題目(預備階段長),熟悉後則進入(成長階段)。

      我現在的想法為累積期包括2個階段,預備階段和成長階段。然後在此些階段中,會因隨機誤差或其它干擾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數據的起伏變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