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2/26)

一、寫作通則
(一)、架構
     1. 分類的標準需有依據,任何分類方式都有優缺點,有漏掉之處需補充。(Zi-I)
     2. 用詞和解釋須對應和對等。例如:評估個案目前的身心狀況:...評估個案之感覺、動作、知覺或認知能力。"心"和認知能力不完全對應。(Zi-I)
     3. 要強調的重點,須在句子中先寫。重要主詞不能隱藏在句子中,要即早突顯。(Jenny)
     4. Topic sentence應即早出現。(Jenny)
     5. 述求的內容要很focus,而非越多越好。(Jenny)

(二)、方法部分
     1. 次標題非為"研究對象",應為"對象"。(En-Chi)
     2. 患者之收案條件須明確。(En-Chi)
        (1) DSM-IV之診斷碼可specific,可與醫師討論。
        (2) "可遵從指令"是指可遵從步驟的指令(一個、二個步驟?),還是指個案之認知程度?
        (3) "智能障礙發展"是否為診斷?

二、寫作細節
(一)、語句
     1. 研究者擬從...徵求...患者參與研究,應使用"個案"稱呼,非"患者"。(En-Chi)
     2. 建議不要使用"should",語氣太強烈。(Patrice)
     3. 相同概念之詞彙應統一,例如:認知功能和認知能力。(Zi-I)
     4. 寫作不能使用口語句,例如:it is important to take stroke seriously。(Jenny)

三、研究考量
(一)、病情特質、人口學特質(age, gender等)是可以進一步探討的議題 (在討論部分闡述)。在博士論文中,可思考不同病房、機構,或不同特質是否有差異。
       ---寫方法部分時,可思考討論部分的提材。(En-Chi)
(二)、生態效度的效標的選擇 (En-Chi)
     1. 應從"概念"合適性來考量,非以"主觀評估方法"來考量。
     2. 遙遠又不太相關非為好的指標,例如:PSP量表之干擾與攻擊行為面向,與生態效度有差距。
     3. PSP量表亦有驗證其個別面向之心理計量特性,可思考使用PSP量表之面向與PEF之相關。
(三)、PEF之個別面向和總分與PSP之相關程度是否有區隔和差別,是否有更深入的瞭解。(En-Chi)
(四) 問題:只寫台灣中風之發生率和盛行率,是否須寫世界之中風人數? (Jenny)
        思考要點:要思考投稿標地,投國際期刊,是可不提台灣的發生率和盛行率,反而須提美國或世界衛生組織之資料。

四、統計或心理計量特性概念
(一)、ICC (Patrice)
     1. ICC意指一致性,非"精確 (precisely)",precisely應使用於形容MDC (單一次測量的誤差)或SEM。
     2. ICC為使用於追蹤型之資料。當ICC值不高,可能造成長期追蹤個案時,個案分數結果之解釋不穩定,無法解釋個案之變化。
     3. 判斷的標準有個人和團體的差異,亦有研究和臨床的差異。應選用適當的標準,以適當地解釋結果。
     4. 當ICC值不高時,可否建議使用質性資料補充?
    思考要點:不太適合,因為實際上不知要如何包括質性和量性的資料,且每個施測者有自己的紀錄方式,因此難以提供質性和量性合併之確切作法。
     5. ICC為檢驗分數之間的一致性,Pearson's r為檢驗分數之間的相關。當二次分數有趨勢存在時,Pearson's r值可能較高。
(二)、Practice effect可能會讓相關性有趨勢。(Patrice)
(三)、 降低隨機測量誤差之方法為採用施測二次或三次所取的mean值。測量結果不穩定,測很多次取mean (測越多次取的mean會越接近真實情況的mean值,越接近代表性)。(Patrice)

五、ppt製作
(一)、字型選擇要注意,英文字不能使用中文字型。(En-Chi)
(二)、OT各領域內容有重疊之處,建議圖示的方式需把OT各領域的圓圈互相重疊。(Zi-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