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5/29)

Karine
1. 討論與結果的呼應不一致,於結果中有提到infarction, hemorrhage的數據,但在討論中卻沒提。
2. 段落的主要述求是什麼? 重點是段落的前面還是後面。
    (1) 主題句不清楚
    (2) 結語要提出臨床意義
3. 主詞太長,例如:line 15 "A wide variety of US motor recovery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line 23 "The poor prediction of UE motor recovery by clinical variables found in the present study is ..."
4. line 16-17 "Our finding of different recovery..... studies. 1,7",
5. line 20-21 " The variety of recovery between individuals was more substantial ... than with ...",此句沒有數據,如何比較出差別。另外,在此只講結果,沒有解釋意義。
6. 段落結構:先說明所發現最強的predictor是什麼,然後逐一討論其它predictor,之後再討論overall結果。
7. 口頭報告為過去式非現在式
8. ppt的插圖要與內容相關

Patrice
1. 口頭報告不是拼命念完內容,沒有看其他人
2. 透過英文編修後,需比較修改過後的意義是否符合原義,及是否文法有誤。
    (1)強調重點的名詞會放於句首, line 22-24 "Clinicians seeking...balance function in patients"和原句 line 17-18 "An appropriate balance....for clinicians,,,",所強調之重點不同。
    (2) 編修過後的文法有誤,line 19 "Impaired balance is common...",應該是commonly非common。
3. 編修的寫法可參考,以後重寫一次時,會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4. 形容詞的語氣:"appropriate"和"needed"的語氣較落。"objective"和"require"的語氣較強。可使用肯定的語氣。
5. 編修的英文未必在某個領域常使用,例如:line 20 "...impair the recovery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的寫法較少看到,建議改為"...hamper the independence of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Jenny
1. 第二段 (ICC資料分析段落),可把line 15-17 此句"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as..."改放在此段之第一句,然後分別描述intra-rater/inter-rater reliability的資料收集方式,最後寫ICC判斷標準。
2. ICC判斷標準須使用過去式。
3. 確認ICC分析方式,是使用average or single measure。

En-Chi
1. 取3次90% CI of RCIp (4次評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範圍,一定比1次90% CI of RCIp範圍要大。傳統只計算1次90% CI of RCIp範圍都有90%的信心水準,取多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0% CI of RCIp之範圍,一定會超過90%信心水準,所以本研究才說"保守的90%信心解釋"。
    (1) line 36 "less than 90% certainty" 的寫法有誤,(a) 寫得過度保守;(b) 不明確,究竟是多少?
2. 可嘗試畫3次90% CI of RCIp 的圖,圖畫得越好,概念才會越好。
3. 在本研究的practice effect的數值方向都是同一方向。假如practice effect都是增加的正值,多次90% CI of RCIp的lower limits不會改變,而upper limits會有問題。
4. line 23-24 "Therefore, these 4 indices....",此句是clinical implication嗎? 另每個index都會達到plateau嗎?達到plateau是個must 嗎?

欲討論之事項 (5/31)

針對FDT manuscript
1. 摘要:
    (1) 老師詢問:結果部分提供5個指標之90% CI of RCIp,佔很大的篇幅,但研究目的未提及。
    欲討論是在研究目的上加入90% CI of RCIp,還是於結果中不提及90% CI of RCIp。
    (2) 老師詢問:結論部分:第1句太籠統
         欲澄清"太籠統"之意? 是否意指要有寫出解釋?

2. Data analysis
    (1) 老師詢問:SD1 i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previous score of two tests。此句的"previous score"語意不清。
         欲澄清"語意不清"是指因為我寫SD1的1嗎?

3. 討論部分
    第2段
    老師詢問:index的數據會持續下降嗎?第1次與第4次結果還是trivial?施測第5次之後,有可能快速上升嗎?
     欲澄清
      (1) 是否我現在的結語句過於武斷,所以會產生以上的問題?
      (2) 是否我要提出這些問題於內容中?

     第3段
     (1) 老師highlight "part3"及"which is to count the digits while inhibiting of reading the digits"。
     欲澄清此處highlight之意?
     (2) 老師詢問:於結果section有呈現obvious practice effect的發現嗎?
      欲討論是否適當於結果section之plateau phase段落中加入此結果,例如:在此句後"The other 4 indices displayed fluctuated Cohen's ds in three Time intervals"加入。
      (3) 欲討論此段的結語句

     第4段
     (1) 老師詢問:此句"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containing the practice effect"語意不清。
        欲澄清"語意不清"是指看不太懂此句內容?
     (2) 老師詢問 "conservative criteria" 這是什麼
        在此段中有寫出conservative criteria (i.e., at least 90% certainty),欲討論是否就算有寫"i.e., at least 90% certainty",仍然是不夠清楚?

      第6段
     (1) 此段主題想呈現只有ICC的結果並不足以說明是否指標適當使用於臨床上,需要再考慮RCI%和practice effect的結果,欲討論此討論主題是否適當?
     (2) 欲澄清是否應先解釋究竟ICC在解釋什麼,然後再提出"However, the adequate values of ICCs did not imply that these 5 indices were suitable for clinical use."
     (3) 我於第5段有提出RCI%的數據,也在結果中有提出practice effect的數據,欲討論是否仍須在此段加入RCI%及practice effect的數據?
     (4) 老師詢問:那其它4 indices?
          在倒數第2句有提及其它4 indices,欲澄清是否內容寫得不夠完整或清楚?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義大OT對認知評估工具的熟悉程度 (追蹤5/30)


聯絡義大醫院的蔡治療師 ,其對認知熟悉程度的自評分數如下: (1表示不熟悉,10分表示熟悉)

SAT:8分 -- 因為在測量SAT時,電腦常當機,所以較少練習施測。
CPDT:9分
FDT:9分

CPDT和FDT尚未達到滿分的理由為,現在只是於練習階段,尚未真正開始研究的正式測量,所以不知在正式測量中會發生事情。

已與陳組長和蔡治療師確定下禮拜四 (6/7)會到義大,實際觀察蔡治療師使用認知評估工具,確認施測過程和計分方式是否正確。
另與陳組長確認,其可提供一台有XP系統的筆電,所以到時會安裝SAT於有XP系統的筆電,再測試電腦是否在使用SAT時會有當機狀況。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5/28~6/1 預定進度


任務
預定完成日
1. 繳交生統作業

   (1) 課堂作業
5/29
   (2) 實習作業
5/29
2.  5/29論文寫作課

   (1) 準備口頭報告內容
5/29
(2) 於心理計量部落格上,詢問問題及回答問題
5/30
   (3) 撰寫課程討論之事項
5/30
4. 文獻導讀-
5/31
   (1) 解釋文獻字意:等待文獻作者之回覆
5/30
   (2) 再閱讀期末書面報告
5/31
5. 修改FDT練習效應論文
6/1
6. 準備與薛老師討論之文件
5/31
7. 修改博士班論文海報
6/11
8. 查看SF-36審稿進度—decision in process at 5/28
5/28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我也有聯盟了! 哈!哈!哈!

之前看了電影"復仇者聯盟 (The avengers)",就很想取個XX聯盟名字 (最好是有關研究的聯盟),但一直都沒想好的名字。

最近公衛大樓辦了一個爬樓梯競賽 (5/21-6/8),我邀請了謝清麟老師、王湉妮老師、佳苓一起組個爬樓梯團隊,我想好了隊名--歐爬聯盟 (OT 爬樓梯組)。代表all pass for any tests, all (大家一起)爬樓梯。

歐爬聯盟為爬樓梯競賽的第17組,一組可以有3-5位成員,我們仍可加入一名組員,想參加者,可以告訴我喔!

我也有聯盟了! 哈!哈!哈!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5/22)

Zi-I
1. 此內容預定設定個案/家屬的教育程度? 預計設定為給國小高年級的教育程度,因此用字遣詞要符合所設定的教育程度。
2. line 22 須思考為什麼"個案瞭解治療器材...",可以減少"職能治療....遊戲"的誤解。
3. 其"它"物品,非其"他"。
4. 使用語句要白話。例:"諮詢"此字容易看得懂嗎?
5. line 27 "所需的職能治療知識"此詞過於籠統,病患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職能治療知識。
6. 服務對象是特定對象 (specific),但常見之治療器材和服務方式是general?
7. 主題為介紹"醫院"的生理疾病職能治療,但內容中有寫到"居家"的建議,可能會造成混淆。

En-Chi
1. 先清楚知道別人的意見 (要表達什麼意思),不須急著回答。
2. 難的任務較不會有practice effect,為什麼難的任務不會達到plateau?為什麼part 3和part 4會比較困難,難在哪裡? 需要補充解釋part 3和part 4為什麼會比較困難。
3. line 13 "practice effects may help clinicians and researchers predict the influence..."
   (1) 使用"may"的語氣不夠肯定,有點保留的語氣。要支持是肯定的語氣,可提出citation。
   (2) 使用"predict"此字,但無解釋如何"預測",內容前後沒有連貫。
   (3) 最後一句要提出"clinical implication"
4. line 15 "The participants showed as gradual..."
   (1) 改為The participants' score
   (2) 要寫as嗎?
5. line 21 "explanation for the results...",the results是指什麼? 是指沒達到plateau還是指達到plateau?
6. 第三段,一般研究RCIp只做一次,本研究有3次RCIp,3次數值和傳統1次數值有什麼不一樣? 累積多次的測量,confidence interval 會變大,增加CI的意義何在?
7. line 36 "used as reference....",reference所指的意義不清楚。
8. 第五段,test-retest reliability轉到random measure error,有何關聯?
9. line 42 "the former index can be more reliable for ...."
   (1) can的使用不合適
   (2) reliable有可能是test-retest reliability和measurement error
10. 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後一句互相衝突。"these 4 indices reported....used as reference..." vs. "we suggested that these 4 indices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s..."
11. 摘要的結論約2-3句,包括主要結果、應用、建議。

Patrice
1. 第一段最後一句"quantify the level of independence...set treatment goals for rehabilitation",沒有於後文呼應。
2. "time"此字意思太多元,須使用其它字或詞彙 (想不到字時,可用詞彙)
3. "性別"不會影響IADL量表內容,是設計發展者的問題 (沒有考量性別)
4. 關於"time (時代性)",只舉NEADL的例子,說服力不夠。
5. line 23-24 "may have the ability to do so. Thus, to avoid..." "may have the ability to do so"和"Thus, to avoid..."的連貫上有跳躍。
6. line 26 "Perceived difficulty has been proposed...",此主題句不夠強,且此段的重要性敘述不強,沒提"unmet needs"的重要性。
7. line 33 subject feeling 跳到"patient-centered rehabilitation"有gap。
8. 為何強調給中風使用的IADL量表,中風所使用的IADL量表和別的族群不一樣嗎?
9. IADL項目可以永久使用太難,IADL有時代的效應,此可在"討論"部分提出。
10. 思考給IADL取名字

學期末前主要任務


1. 生物統計二

   (1) 課堂作業及實習作業
每週二
   (2) 期末考 (筆試和上機考)
6/19
2. Seminar書面報告
6/18
3. 完成FDT論文投稿
6/22

大家來爬樓梯

最近公衛舉辦一個爬樓梯活動(5/21-6/8),覺得這個活動還滿有意義的。原本要求自己每天一早到研究室時,一定要爬樓梯,之後就可以坐電梯,現在因應這個活動,就督促自己盡量走樓梯 (盡量上樓梯,不下樓梯,雖然下樓梯也可計數)。

在此活動中,也發現星期二是走樓梯最多的一天。第一次:早上到研究室;第二次:中午要先到2樓教室佔位子 (for下午的生統課);第三次:生統第一節下課要到4樓研究室拿晚上寫作課的講義;第四次:生統下課後,回到4樓準備上寫作課...
還好職能治療系是在4樓,不然這樣來來回回的走樓梯,也滿累人的!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統計與數學

這學期覺得自己常在思想統計和其數學推導,以解釋為什麼會有如此的統計標準或解釋。
常常一個問題就必須花許多時間搞懂 (甚至可以星期或月為單位!!!)
有些概念就算看到數學式也搞不懂,就算問專家也覺得不是很融會貫通 !!??
真的好難想通喔!

生病不是可以吃藥嗎! 我現在生統計數學病,有藥可吃嗎?---在做白日夢中。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5/21~5/25 預定進度


任務
預定完成日
1. 繳交生統作業

   (1) 課堂作業
5/22
   (2) 實習作業 (二份)
5/215/22
2.  5/22論文寫作課

   (1) 準備口頭報告內容
5/22
(2) 於心理計量部落格上,詢問問題及回答問題
5/23
   (3) 撰寫課程討論之事項
5/23
3. 校對學會期刊論文 (5)
5/23
4. 文獻導讀-期末報告
5/23
5. 修改FDT練習效應論文
5/25
6. 準備與薛老師討論之文件
5/24
7. 修改博士班論文海報
6/4
8. 查看SF-36審稿進度—decision in process at 5/21
5/21
9. 找尋Homen (2012)文獻,並閱讀
5/25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Standard error of difference


Standard error of difference (SEdiff) 2次測驗分數差異的標準差 (X:第一次測量;Y: 第二次測量)
Var (Dbar) = (SEdiff)2
         =Var(X - Y)
         =Var(X)+Var(Y)–2*Cov(X, Y)
         =(SEX)2+(SEY)2–2*SEX*SEY
        
Cov(X, Y) =Σ(X-Xbar)*(Y-Ybar)/n-1
Σ(X-Xbar)*(Y-Ybar) =Σ(X-Xbar)*(Y-Ybar)
                  =Σ(TX,i+εX,i-TX,i)*(TY,i+εY,i-TY,i)
                  =Σ(εX,i*εY,i)
                  =0
èCov(X, Y)=0
èSEdiff=[(SEX)2+(SEY)2]

bar: mean (e.g., Xbar is mean of X)
T: true score
ε: error
i:i個人

CTT個別受測者之第一次測量和第二次測量的測量誤差(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 SEM)會一樣èSEdiff=2(SEM)2
在IRT,個別受測者之第一次測量和第二次測量的測量誤差(standard error)不一樣èSEdiff=[(SEX)2+(SEY)2]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比較Stroop, WCST, Mazes測量執行功能之工具

Holmen, A. et al. (2012). Executive function tests in early-onset psychosis: which one to choose? Scand J Psychol.

主要在比較測量早發性精神分裂患者(early-onset schizophrenia)之評估工具,比較3個評估工具:Stroop test, WCST, Mazes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Battery [NAB])。
尚無法取得此篇文獻全文,但看完摘要後,不是很懂摘要上寫的一句話"Patients performed 0.8-1.5 SD below controls with Stroop as the most sensitive measure, followed by Mazes and WCST"。
我現在的解讀為,比較Stroop, WCST, Mazes,Stroop評量結果中精神分裂組比正常人組的SD要低 (分佈範圍較廣),所以Stroop比較可以區分精神分裂組和正常人組。
我不確定我解讀是否正確? 等有機會看到全文後,會再確定。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驗證FDT的5個指標construct validity之方法

經過一番的思考及閱讀文獻,我未找到驗證FDT的5個指標construct validity之適當方法。但我有看到過去有人使用多個認知評估工具一起分析EFA。

與李晏討論過後,她建議可以使用path analysis,先預設且畫出FDT的5個construct指標和其它construct (例如:memory)之間關係模式圖,分析且確認此模式圖之各個construct之間的關係,以此驗證FDT的建構效度。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5/14~5/18 預定進度


任務
預定完成日
1. 繳交生統實習作業
5/15
2. 文獻導讀-討論期末文獻初稿
5/16
3. 準備與薛老師討論之內容
5/17
4. 修改FDT練習效應論文
5/18
5. 修改博士班論文海報
5/21

母親節回家陪外甥他們玩,我好像被他們傳染感冒了!!!
希望這星期身體健康,且頭腦清醒。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5/8)

Zi-I
1. 此篇摘要的結論之論述不足。
2. 須考慮摘要內容是否充足,先確定內容的完整性。
3. 背景說明未強調為何要做此研究 (未強調研究之重要性)。
4. 內文中有寫"However, levels of OTK of clients with SCI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ose levels were unknown." 有提及unknown,但又如何 (so what?)
5. "one-to-one explanation"語詞使用是否適當? 是否可讓讀者明確想到是什麼意義?
6. 結果的寫作語氣太保留,有數據支持的狀況下,語氣應肯定。
7. "tended to be low"之"to be"為多餘字,可改寫為"were low"。
8. 2個句子使用and連接時,不須在and前加逗號。
9. 最後一句,"Additionally, clients' OTK levels, clients' adherence to OT, and OT efficacy can be improved"。此句敘述會讓讀者把"clients' OTK levels"、"clients' adherence to OT"、"OT efficacy"此3者看做同等重要!? 另外,此句與前述內容沒有連貫。

佳苓
1. Methods的結構不清楚、不完整。須有次標題結構。
2. absolute change score和potential adjusted change score可使用"公式"表達。另此2個指標可分段說明。
3. age非clinical variables。另clinical variables較多,可分類表示。
4. "...were examin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須改為"...were examin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5. Methods部分要使用"過去式"時態。

Patrice
1. 在前言背景部分,立場要確定,不須用might。
2. 要明確的target及內容長度、主要結構、閱讀對象,以決定寫作的廣度、深度。
3. "stroke patients' IADL limitations與plan customized rehabilitation"此2點與前面佈局和呼應不清楚。

En-Chi
1. reach a plateu和RCIp都是解釋real change,要使用哪個判斷標準?
2. "The index of ... reached a plateau... reflected a real change..."此句的語義不完整。
3. "the test results... overestimated..."此句的解釋不完整,是表示哪種情境? 須寫清楚是要表示個案當下真實能力,還是評量表現。
     現在的寫法會讓讀者認為未達到plateau時,下次測的分數會比前一次高,所以應該是低估!? 為什麼會高估?
4. "influence of the practice effects",有此用法嗎?需再確認。
5. "...as relatively improvement with..." ,尚未達到plateau時,不是真正進步,所以適合用improvement嗎?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Neurological sign (神經症狀):透過神經學檢查 (例如:反射測試、感覺功能檢查等),評估病患的神經功能/症狀。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簡稱NSS):為次要的神經症狀 (minor neurological signs),以表示非特定的大腦功能損壞及非特定之神經疾病。
英文字"soft"意指有困難解釋及不易確定與大腦損傷的關係。
此名詞常使用於精神分裂症或腦傷族群。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5/9 speech by Barbara A Wilson

今天到台大總區聽來自英國的認知專家 Barbara A Wilson,主持人介紹 Professor Wilson時,提及她寫了18本的書,發表了200多篇的文章,獲得多項神經認知領域的獎項,Wow!! 真的好厲害!

講者的相關資訊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www.mrc-cbu.cam.ac.uk/people/barbara.wilson/

今天的演講主題為 Practical help for people with memory problems

演講重點
1. Common features of people with organic memory deficits
2. Purpose of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 with memory deficits
3. Strategy of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 with memory deficits

今天的演講比較著重觀念的推廣,例如:復健的目的在於促進安適感、減少損壞的影響、回到最適當的環境,而非在測量分數上有進步、非學習記得一長串的字、非快速地偵測到刺激物、非改善記憶力等等。講者提供一個年輕腦傷的例子,此位個案在所有認知測驗中都不及格,但可以獨立生活和工作。就以這個例子而言,我的看法是現在的認知評估工具仍以pen and paper or tabletop的型式為主,此種方式的工具未必能真正測量到病患實際生活的表現。針對此位年輕腦傷的患者,只是工具本身可能未能測量明確測量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所以無法解釋患者認知功能或認知如何影響生活狀況。假如工具能明確地測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工具之評估結果可以幫助臨床人員解讀病患認知能力,進而改善病患的生活狀況。

另外,講者強調4個重要的記憶復健的策略,除了第1個為代償策略,其它3個都為促進有效學習的策略。
(1) external aids:使用提醒式的輔具:例如:daily clock (表示今天是星期幾的時鐘,就不需要一直要病患記得今天是星期幾)、talking wash、e-pill multi-alarm (提醒吃藥的工具)、NeuroPage receiver (傳送訊息以提醒病患要做什麼事,但必須有人幫助記事情且傳送訊息)、google canlendar等等。
    講者做過NeuroPage receiver的RCT研究,顯示使用此輔具的效用良好。但講者註明並非每樣輔具對每個病患都有相同且正向的效果,仍必須依病患的狀況和需求給予適當的輔具,所以在她的認知中心就有提供多樣提醒式的輔具(一間房間的3面牆都有輔具的擺設),會讓病患試用不同輔具,以決定哪個輔具比較適當。
(2) space retrieval (expanding rehearsal):經過一段時間給予訓練後,間隔一段時間再給予訓練 (有時間間隔的訓練模式),此訓練方式比一次給予大量訓練的效果要好。
(3) errorless learning:針對記憶損傷的患者,不要讓病患有錯誤的機會,不要讓病患猜答案,因為病患可能會記得錯誤,未必會記得正確答案。例如:不要讓病患猜以QU開頭的是什麼字,就直接先告訴病患是quality,然後再寫成qualitè qualiè qualè quaè...讓病患學習此字。假如一開始讓病患猜字,病患可能會猜quick等其它字,病患可能只會記得自己所猜到的字,並不會記得我們要病患記得的字。
     講者非常推崇此種策略,但沒有介紹太多此種策略的作法和例子,我找到2段影片,可以提供一些較詳細的概念和例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ubUaBUYQ4
http://www.projectlearnet.org/tutorial_videos/errorless_learning.html
(4) vanish cues:給予的提示漸漸越來越少。

最後講者強調所有的復健訓練都要類化到真實生活 (generalization)。我贊同此概念,但要怎麼做,講者沒有說,未來對"如何類化"有興趣的話,可以整理相關文獻和從事相關研究。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義大OT對認知評估工具的熟悉程度 (追蹤5/8)

聯絡義大醫院的OT,其自評對認知熟悉程度的評分如下: (1表示不熟悉,10分表示熟悉)

SAT:4分 -- 還沒真正練習施測
CPDT:8分
FDT:8分

本周四 (5/10)會再聯絡此位OT,確定SAT使用狀況。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5/7~5/11 預定進度


任務
預定完成日
1. 繳交生統作業

   (1) 課堂作業
5/8
   (2) 實習作業
5/8
2.  5/8論文寫作課

   (1) 準備口頭報告內容
5/8
(2) 於心理計量部落格上,詢問問題及回答問題
5/9
   (3) 撰寫課程討論之事項
5/9
3. 到總區參加台大心理系所舉辦之專題演講”Memory Rehabilitation”
5/9
4. 文獻導讀

   (1) 閱讀學生之期末文獻初稿
5/10
   (2) 與學生討論期末文獻初稿
5/10
5. 聯絡義大醫院的OT,確定其對認知工具的熟悉程度
5/8
6. 修改FDT練習效應論文
5/11
7. 準備與薛老師討論之文件
5/10
8. 尋找可驗證FDT 5個指標之construct validity
5/14
9. 修改博士班論文海報
5/21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研究精神分裂症執行功能之專家

已有一篇回顧型文獻,探討執行功能的理論架構及其發展之評估工具,Chan, et al. (2008) Assessm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s: Review of instrument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issues, 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23, 201-216.。
此篇作者 Raymond C. K. Chan 已發表了數多篇有關執行功能及其它認知的研究,主要研究對象為精神分裂症,也有研究ADHD族群。

我猜此作者應該為香港人,現職北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psych_cas/en/epsychexpert/200907/t20090714_2073855.html

Dr. Chan的發表只有使用現有的評估工具,未發展執行功能評估工具,另可觀察其偏好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 (SAS) model。
須持續觀察Dr. Chan的研究,或許未來可互相交流合作。--到大陸發展!?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精神分裂症依據症狀現象,分成2類:正性症狀(positive symptom)和負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
正性症狀:擴大正常腦功能的表現,指一般人不會有的症狀,而患者有其症狀,例如:幻聽、妄想。
負性症狀:降低腦功能的表現,指一般人該有的能力,但患者缺乏此能力,例如:缺乏動機、興趣。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5/1)

Yu-Yu
1. 思考是否用Rasch analysis驗證單一向度為最好的方法? Rasch analysis的assumptions較嚴苛,依照Rasch analysis標準排除的題目不見得就不符合單一向度。
2. 思考Rasch analysis有什麼功能及有什麼價值。且思考本篇研究的賣點,可能本文的標題也須修改。
    (1) Rasch analysis的價值為將ordinal scale轉換成interval scale。SF-36原始設計就以不同的weighted方式,使算出interval的數值。
    (2) 用多向度IRT方式提升reliability (減少測量誤差)。所以須先強化過去研究reliability的不足。
3. 在分析Rasch analysis之infit和outfit時,一般會先提infit再提outfit。
4. 未使用的資料分析方法,不須在資料分析部分中呈現,且不用特定說明為何不用某個統計指標。例如:第五段中不須提為何不用ZSTD的理由,假如想要提出,可在討論部分撰寫。
5. 同一概念的詞彙,應使用一致的詞彙。例如:內文寫stable across ocassions和internal consistency,此2個概念是一樣的嗎?
6. 建議使用Rasch的專有詞彙,而非傳統的詞彙,例如:person reliability。先用technical的名詞,假如reviewer不熟悉,再補充解釋。
7. 可不寫通過IRB之醫院名稱,可寫local hospital。

Jenny
1. 傳統上Cronbach's alpha是分析單一測量數據,但為何使用2次測量的平均值計算Cronbach's alpha? 不然要提出理由,使用average數據的價值和意義。
2. 建議在資料分析中呈現Cronbach's alpha的判斷標準。
3. 思考3個raters之intra-rater reliability分開分析之理由?
4. 本次報告標題為"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reliability",把這2個分開來看合適嗎? (internal consistency為reliability) 這樣的寫法會讓人困擾,以為internal consistency和reliability不一樣。假如要specific的話,應該全寫出來 (i.e., internal consistency, intra-rater reliability, and inter-rater reliability)。
5. 在資料分析中,要明顯列出inter-rater reliability和intra-rater reliability。
6. 公式表達的條列層次,要加上編號 (1), (2)。
7. 由3個rater各別分析的MDC數值,是要依據哪一個數據? 是參考上限還是下限? 須參考model paper。

Zi-I
1. 解釋adherence時,都在解釋醫囑,是要強調醫囑? 目前adherence的定義狹隘,用在OT會格格不入,建議用廣義的解釋。
2. 第2段可分成2個段落。可從第19行脊髓損傷.....此處分段。
3. 第2段第14行:個案對OT的瞭解 (OT knowledge),此中英文不太符合,建議中文改成"個案對OT的知識"。
4. 第2段第24行:"病前功能"可改為"動作能力"。
5. 要提出client-center的話,可在討論部分撰寫。

Patrice
1. 建議增加"每個個案只要用一個short form,而非用到3個short forms"。
2. 建議在第11行 "Compared with the most commonly..."分成另一段落。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義大OT對認知評估工具的熟悉程度

聯絡義大醫院的OT,其自評對認知熟悉程度的評分如下: (1表示不熟悉,10分表示熟悉)
SAT:4分
CPDT:4分
FDT:4分

下禮拜會追蹤此位OT對工具的熟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