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博士班研究架構 (9/30)

研究議題 (9/30)

1.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ized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battery of executive functions (3 years)
2.      Developing a short form of the executive function measure for people with stroke (2 year)
3.      Research topics overcom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3-5 years)
4.      Applying new technologies or theories of virtual reality and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for improving of testing executive functions (3-5 years)
5.      Applying and validating the executive function measure to different populations or different cultures (3-5 years)
6.      Developing or modifying the the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s (2 years)
7.      Develop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3-5 years)

研究議題執行順序,可按照標題號碼之順序,有些議題亦可同時進行。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認知研究可撰寫之主題

1.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practice effect of the Five Digit Test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4 serial measurements.---Working on this now
2. Reliability and practice effect of a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SAT and PDT)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4 serial measurements.
3.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nstruct validity and ecological validity) of the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學術寫作課程

台大寫作教學中心,10月份辦理學術寫作課程如下,我已經報名10/7英文摘要架構與寫作技巧,上完課後,再決定是否要當場報名10/14英文摘要寫作模擬
1.      英文摘要架構與寫作技巧
時間:10/07(五)14:20 ~ 16:20
講員:寫作教學中心 安馬克老師
地點:普通教室205
報名方式:請上myNTU活動報名系統報名9/28起開放報名)
2.      英文摘要寫作模擬
時間:10/14(五)14:20 ~ 16:20
講員:寫作教學中心 陳巧玲老師
地點:博雅教學館教室309310
報名方式:10/07演講現場報名
3.      學術中文寫作:從句子到段落
講員:寫作教學中心 蔡柏盈老師
時間:10/24(一)14:20 ~ 16:20
地點:綜合教室104
報名方式:請上myNTU活動報名系統報名 10/10起開放報名)

統計軟體

最近上多變量的課程,助教教授使用SAS軟體以計算多變量之數據,雖說聽到有些人使用R軟體以計算多變量,但考慮過後,我決定這學期學習使用SAS軟體來計算多變量。我的理由為
1. 既然助教教授SAS軟體,何不就好好學習。
2. 我認為可從寫SAS syntax當中,了解多變量數學的計算公式及邏輯概念。
3. 和我同組的同學,是別科系的研究生,我想應該和他們使用同樣的統計軟體,除非真正做報告時,他們是使用別的統計軟體,到時在學習其它的軟體吧!

現在好好練習使用SAS軟體,雖然在寫初期的作業會比較麻煩,因為學生版的SAS不能跑IML,而且公衛的電腦中心一直都有人上課,可能需要到總區計中使用電腦,真是麻煩!!
未來在真正分析研究數據時,再考慮使用R或其它的軟體。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海綿寶寶與執行功能

2011/9/15的中國時報,刊登「不看卡通,注意力就變好」。內文中先提到一個美國研究,提出觀看「海綿寶寶」後,孩童的注意力和記憶力能力下降。其中較引起我的注意的是,此研究以「執行功能」能力為測量變項,但作者提及很多報導直接把執行功能簡化成學習及注意力,可見大家對執行功能不太熟悉,以致於海綿寶寶研究結果的報導是注意力和記憶力能力下降,而不是執行功能能力下降。
另外,新聞報導作者在文章中有說明「何謂執行功能」,對執行功能的說明可做參考。

作者提出執行功能能力需要長久練習,才能學會組織現有資源。我對此句話有疑問,執行功能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能力,還是後天學習得來?


詳細的新聞稿內容請連結以下網址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4/112011091500516.html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FDT論文研究目的 (9/26)

This study aimed to (1) examin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practice effect of the FDT in serial 4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2) calculate 90% CI RCIp. 
需與老師討論確認研究目的後,再修改其它內容,不然我覺得自己在打轉,做徒勞無功的事。

寫作問題

這篇FDT論文開始撰寫時,研究目的不是寫得很清楚,導致在後面的結果寫得過於零碎,未能凸顯重點。

注意!!!
未來在寫作時,第一件事是要清楚明白研究目的,才開始撰寫結果和其它部分,不然導致需要花許多時間修改論文內容,才以凸顯重點和連貫前後文。

資料整理、寫作之結果部分

之前在整理FDT資料時,只有統整及分析完整完成4次測驗之受測者資料,並無整理和分析符合標準但被排除之受測者資料(因為未完成4次測驗或是測驗相隔時間不符)。
於近期老師給予的回饋意見中,要求補充完成者和符合條件但排除者之特性是否有無差異,因此需重新整理受測者的資料(挺花時間和精力)。

未來在整理資料時,要注意"需整理所有符合標準之受測者資料",以提高資料整理效率。另外,在結果寫作方面,需提出完成者和符合條件但排除者之特性是否有無差異。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PDT電腦測試 (9/25)

於9/24,在我的桌上型電腦測試,測試結果:測驗時的畫面和數據結果顯示正常,但在我的電腦的data file中無法顯示測試後的資料。測試後會顯示以下的警告。

於9/25,在老師所購買的筆電上測試,測試結果:測驗時的畫面和數據結果顯示正常,且可顯示測試後的資料。
用手指腹點選筆電螢幕,電腦對觸控的反應遲鈍,有時需要點選2-3次,才有反應。但使用觸控筆點選,就較精準,大致上,點選1次即可。

9/26~9/30 預定進度

任務
預定完成日
1.      復習9/21應用多變量數量方法課程內容
9/28
2.      準備應用多變量數量方法作業一
10/5
3.      準備認知交接檔案給老師
9/30
(1)   評估工具的指標說明
9/30
(2)   受測者資料整理(包括校對和資料完整)
此部分已完成
(3)   評估工具數據分析
9/30
4.      再提出認知可撰寫論文之主題
9/29
5.      提出張貼於404之研究架構圖海報初稿
9/30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9/23與老師討論事項記錄

討論事項重點整理
1. 要清楚自己事情的優先順序。要明確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原則、現在的狀況和立場。
2. 認知交接事項整理成檔案,寄給老師。檔案包括
    (1) 評估工具指標說明
    (2) 受測者資料整理
    (3) 評估工具數據分析
    (4) 撰寫論文之主題
3. 研究架構圖的製作:呈現博士班會做的研究,內容需具備"創新、價值、可行",設計上需圖文並茂。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RCIp之計算

今天在修改FDT論文,在尋找和閱讀RCIp相關文獻時,看到有篇文獻的mean practice effect值是負值!!
之前在計算RCIp時,就思考到底我的mean practice effect可以是負值嗎?因為我的後測減掉前測的平均值是負值,但從英文來看,"mean practice effect is the mea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est scores"。之前我想只是要差異值的平均值,有可能取差異平均值之絕對值吧??
但今天看到文獻,再次思考到底是否mean practice effect可以為負值。
檢視RCI的公式,
RCI Z score= [(X2-X1)-Practice effect]/SEdiff
X2:後測;X1:前測;SEdiff:前後測分數差之標準誤

後測減到前測後,再減掉學習效應,然後除以前後測分數差之標準誤。減調掉學習效應的值,所得的值才為考量(去除)學習效應後,判斷個案實際上的變化。

依照我的數據,後測減掉前測,數據大都會是負值,因為反應時間減少,意指能力變好,可能是學習效應產生。假如我使用差異平均值之絕對值,就可能負值(後測減掉前測)減掉正值,會變得負更大,反而更多增加了學習效應的數值。所以最後我決定使用負的學習效應值。

消防演習

昨晚參加女生宿舍的消防演習(每年都要參加一次,才能繼續住在宿舍)。
消防演習:先假設有火災警報,全宿舍的人員都要疏離,然後大家再集中聽火災發生時該注意事項。在火災講習中,我才知道發生火災時,當下的情況是全黑的,看不到任何的東西(不像電影電視上所演,仍然可看到亮光),所以要馬上找溼毛巾,掩住口鼻,延著樓梯的牆面,逃出火災區。
主講者提到,我們在新聞中會聽到消防人員說"火勢已控制",此句只是說火勢沒有漫延,且在火災區的東西都燒光光了!可見火的恐怖。

聽說宿舍幾天前曾發生火災,雖然現在最專注的事是課業,但天災人禍真的不少,還是要防範於未然。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受測者中風類型查詢進展

四項電腦認知研究中,所缺之資料,已都調病歷查詢。
結果台大有3筆,經過查閱病歷後,仍無法明確得知受測者之中風類型。
會嘗試聯絡受測者家屬,以確認受測者之中風類型。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Time management is self management

自暑假開始,一直在省思,為何自己的工作效率???
今天在Advanced for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tioners,看到其頭條為"Time management is self management",雖然有些是common sense,看似容易,但要執行,卻仍然需要多多練習和提醒自己。
養成5個自我管理的習慣
1. Develop a set of goals and write them down
2. Analyze where you spend your time now
3. Plan your day and schedule your day, again in writing (要寫下來!!!)
4. Make the most of slow time
5. Create and maintain a controlled sense of urgency

詳細內容請連結以下網址
http://occupational-therapy.advanceweb.com/Student-and-New-Grad-Center/Student-Top-Story/Time-Management-Is-Self-Management.aspx

何謂longitudinal study

Longitudinal study的定義
1. 為相關性研究(a correlational research study)。
2. 為觀察型研究(a type of observational study)。
3. 重複觀察相同的變項。
4. 長期追蹤同一批受測者,時間可由幾個月到幾十年。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哪裡是我的戰場!!!!

這個禮拜要開始構思執行功能研究核心架構圖。

推薦大家去看"賽德克巴萊!!!"---開拓自己的戰場,獲得個人及族群的驕傲。

閱讀關於執行功能書籍之筆記

今天閱讀一些有關認知領域、或認知評估工具的相關書籍,在此寫下一些note,以供未來參考:
1. Anderson (2005)提到"Patients with deficits of executive control often seem totally driven by stimulus and fail to control their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ir intentions. A patient who sees a comb on the table may simply pick it up and begin combing her hairs; another who sees a pair of glasses will put them on even if he already has a pair on his face."
問題:這裡所提到的執行功能和我的認知不太一樣,我的認知是執行功能是可能無法開始動作,此書的解釋反而是一有刺激就會有自然的反應動作,似乎有點矛盾!?
2. Goldstein & Beers (2004)之Table 11.4,提及執行功能的問題及可使用之評估工具,問題包括:poor mental control、problems of planning and strategies、poor fluency and inventiveness。
問題:此書作者常把執行功能和注意力歸為一類,會難以區分執行功能和注意力。
3. Groth-Marnat (2003)為依據Lezak對執行功能的概念以解釋執行功能。作者提到
    (1) 會有人把IQ看作執行功能,這種想法不正確,作者提出有個案IQ漸漸改善,但仍是有執行功能的問題。
    (2) 評估較廣泛執行功能能力之評估功能包括: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the Dysecutive Syndrome、Frontal Lobe Personality Scale、Delis-Kaplan Executive Function System。
    (3) 結構性的評估工具,施測者會指示受測者如何使用評估工具,如此會影響評斷受測者執行功能中自我啟始(initiation)的能力。
    (4) 評估執行功能之評估工具,可運用3種施測方式:interview, behavioral observation, and brief informal clinical test。
         思考:可考慮,應該有其它可用的方式,例如電腦測驗。
    (5) 作者有提及perseveration與執行功能的關係:Perseverations suggest poor mental flexibility and difficulty monitoring their behavior and are a compon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s.
    (6) 執行功能差,會有困難同時處理其它任務所給予的刺激。

References:
Anderson, J. (200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sixth edition. p. 104.
Goldstein, G., & Beers, S. R. (2004).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Volume 1.
Groth-Marnat, G. (2003).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fourth edition.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100年第一學期課程助教工作

年級
授課教師
課程名稱
時間
協助內容
工作人數
碩班
林克忠
4/9研討會
9/19前與老師聯繫
協助教材準備 (講義、投影片、文獻等)
1
碩班
謝清麟
文獻彙整與評析
10010月中旬
協助資料檢索與文獻評析
4
碩班
謝清麟
進階職能治療理論
1011
CAT之應用(演講講義準備、收集報告、批改報告)
1

100年第一學期功課表

2
9:10~10:00
應用多變量數量方法
3
10:20~11:00
應用多變量數量方法
4
11:20~12:10
應用多變量數量方法
@
12:20~13:10
5
13:20~14:10
6
14:20~15:10
7
15:30~16:20
8
16:30~17:20
9
17:30~18:20
進階心理計量課程-論文寫作
A
18:30~19:20
進階心理計量課程-論文寫作


這學期目標:
1.      規劃博士論文研究計劃,並製作研究核心架構海報。
2.      精練論文撰寫之功力。

這學期確定修習課程:
1.      進階論文評析與寫作 (3學分)
2.      應用多變量數量方法 (3學分)
3.      進階獨立研究一 (1學分)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四項電腦測驗:受測者之中風類型

於四項電腦測驗研究中,許多受測者之中風類型(hemorrhage或infarction)的資料缺乏,近期已開始聯絡相關醫院和查資料,進度如下:
台大醫院:預計9/21完成
馬階醫院:預計9/23完成---已完成(9/19)
陽明醫院:已完成
仁愛醫院:已完成
雙和醫院:預計9/19完成---已完成(9/19)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Practice effect特性

今天花許多時間找有關practice effect之文獻和閱讀文獻,看到過去有研究提出practice effect 之特性
1. 快速變化,然後趨於平緩:reaction time在初期時會下降很快(例如:第二次與第一次比較),但後期則漸漸下降地越來越慢,此為practice effect達平緩期(approach a very small, but nonzero asymptote)。
2. 累積性:Logan (1988)提出practice effect產生來自累積過去的測量經驗,過去的經驗會導致加速完成測驗。

那些年,沒選到的課

今天聽到碩士生分享沒修到英文寫作課,太多人修,名額有限,很難修到課。
突然間,感到很慶幸自己不需要修英文課的學分要求。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對博士班學生的英文學分規定
99年之前入學的博士班學生,只要"曾經"托福成績達舊制550分(或相對應之分數),即可不須修4學分英文課。沒有達到托福成績規定者,畢業學分中,包括修4學分英文課。
100年之後入學的博士班學生,"兩年內"托福成績達舊制550分(或相對應之分數),即可不須修4學分英文課。沒有達到托福成績規定者,畢業學分中,包括修4學分英文課。

FDT論文研究假設問題(9/15)

Research questions
1. Examin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FDT
2. Examine the practice effects in 4 sessions
3. Analyze whether there is a trend or pattern of practice effect in 4 sessions, such as accumulative pattern or plateau in the end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9/14與老師討論事項記錄

老師針對FDT論文研究目的給予一些建議:
1. 在思考研究目的時,要思考"什麼還不知道、要如何做以解決問題、臨床的應用"。
    了解研究目的,做此研究的rationale,就容易寫出前言和討論。
2. 於臨床,評估工具會使用多次,但不知多次測量的practice effect會是如何?
    我的資料價值在於使用了4次測量,可以每筆資料與前一筆資料比較,因為臨床上,治療師應該會與前一比資料比較,以了解個案的差異(退步或進步),所以不需比較test 1 vs. test 3, test 1 vs. test 3等之相隔較遠之數據。
    我要思考:這些數據比較後,將來要如何使用!!!
3. 在得到多組的RCIp數據,取所有數值之最小值和最大值,此為保守的估計值,在此數值範圍外,判斷是否有顯著之進步或退步。但保守數值於臨床應用時,治療師將看不到變化。
4. Practice effect 之累積效應,是否 practice effect 有其pattern/trend?增加趨勢!!
5. Practice effect什麼時候會有plateau出現?plateau出現後,前後測一點點差別就可以看出不同,RCIp就小。
6. 不同的測量相同認知能力的其它工具是否有不同的practice effect? 以FDT而言,可以看測量其它attention或executive function的評估工具。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研究目的

老師部落格中,提及研究目的之描述,如下
1. 評論過去研究之不足,即欲研究之題材/解決之問題。
2. 最相關之核心/直接議題。

於FDT論文之研究目的為,探討FDT(認知評估工具)的再測信度,及學習效應。在研究方法中,測試FDT四次,所以要從這四次中分析,是否經過多次的評估使用,學習效應是否顯著?及在第四次測量後,是否有大的學習效應值?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課程助教

這學期沒有特別想要擔任什麼課的助教,所以上個禮拜在協調新學期的課程助教時,保持著隨遇而安的心情,有機會就嘗試,沒有機會就算了,因為我知道這學期我要好好專心我的論文研究。
除了謝老師的課程助教外,那時我看到林老師的一門課"進階職能治療理論"課程,只需要協助一次(9/19前一週與林老師聯繫),所以我想就嘗試看看吧。今天與林老師聯繫,他交辦我要這星期四下午4點幫他準備三個主題(如下),每個主題3-4張投影片。當我收到主題的剎那間,我覺得老師太看重我了,這些問題真的非常地深奧且有意義,我有點害怕做得不好!
歡迎大家提供針對這些問題的資料和建議。
越來越擔心自己的時間不足(今天越想越焦慮!!),這星期三之前要交IRT報告,這星期四有IRT口頭報告,明天要交FDT論文的方法部分。Wow!Wow!Wow!有人像我一開學就要連交這麼多報告嗎!?

三個主題:
1. 理論、理論模式、參考架構的基本定義。
2.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三者的關係(及意義)。
3. 學術研究對專業發展的幫助與定義。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FDT論文:結果寫作所遇困難

於結果寫作上碰到的困難
1. 計算repeated measures ANOVA,閱讀SPSS跑出數據的步驟
    (1) 看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表:看球型假設是否顯著,顯著就違反球型假設。顯著的話,使用Tests of within-subjects effects表上Greenhouse-Geisser之數據(自由度降低)。不顯著,使用Tests of within-subjects effects表上sphericity assumed之數據。
    (2) 在Tests of within-subjects effects表上可得知F檢定是否顯著,假如顯著,繼續做兩兩組事後比較(paired t-test,使用 Bonferroni方法調整alpha)。F檢定不顯著,就不需做兩兩組事後比較。
    (3) 在SPSS上計算repeated measures ANOVA,會得到Pairwise comparisons表,此為兩兩組事後比較表。

我的問題:
    (1) 當我使用Greenhouse-Geisser之數據,我在F上的自由度要如何標示,例如:原本的F檢定的標示為F3, 72,當我使用Greenhouse-Geisser之數據,F檢定的標示是否改為F2.064, 49.54
    (2) 我對照Pairwise comparisons表,和在SPSS上另外算出的Paired t-test (Bonferroni adjustment alpha為0.05/4=0.0125)。結果在指標Basic attention and processing speed,有一組比較在Pairwise comparisons表上呈現不顯著,但在Paired t-test with alpha 0.0125上為顯著,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3) 指標Ability of flexibility之F檢定不顯著,但其Pairwise comparisons表上呈現有一組比較顯著,如此結果也很奇怪?

2. 90% CI RCIp,在此範圍以外的數據,可反應出受測者真實的改變(進步或退步)。因為我有4次測量時間,我每個指標都可以得到6個RCIp之信賴區間,所以我要如何確定到底要使用哪個範圍,才能明確顯示受測者真實的改變?
    後來我選取這6個RCIp之信賴區間(12個數值)之最中間的兩個數值。超過這中間的兩個數值,最有可能可以顯示受測者真實的改變。這樣對嗎??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統計卡卡!!

今天再跑一次repeated measures ANOVA,我發現之前所列的ANOVA table有問題,所以重新研究到底要怎麼使用SPSS計算repeated measures ANOVA。結果是我之前的計算方式沒有錯,而是我不知要使用哪個計算出來的表格數據,經過一整個上午的模索和宇佑的協助,才知道怎麼正確使用計算出來的結果。
我知道為何我的進度慢、效率低,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Google得到的訊息有時又不完全正確,花了好多時間摸索、確認。這就是學習再學習必經的過程!!
加油!加油!一定要在9/11前寄給老師論文結果撰寫的初稿。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寫作困難

最近在寫FDT論文之結果部分,遇到之困難:
1. 選擇要分析之個案數,不是很確定,因為有一位個案,在第一次的FDT有做完4個部分,但在後3次的測驗,都無法做第4個部分,以致花太多時間在思考如何決定,且計算不同人數的數據。最後我決定把這位個案的資料刪除,不管是否有此位個案的資料,人口學資料沒有差太多。我想應求計算有所有完整資料之個案。
2. 在計算practice effect是否達顯著,考慮到底是要用paired t-test還是ANOVA。
    假如使用ANOVA,有顯著差異,就需做事後比較,兩兩比較,使用paired t-test及Benferroni adjustment去控制α
    結論:仍在思考中...
3. 計算RCIp時,需使用到ICC值,要用整體4次測驗之ICC值,還是兩兩比較組別的ICC值。現在決定使用兩兩比較組別之ICC值,因為RCI是比較前後測的改變,所以應該使用各個兩次前後測之ICC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