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寫作課記錄 (10/21)

一、寫作通則
(一)、架構
    1. 主詞 (主要重點,如欲闡述的原因)寫在句子前面。
    2. 本土化的工具,若找到universal issue,就可投國外期刊。
    3. 概念須釐清,再以寫作和口頭報告訓練表達能力。
    4. 評論過去工具的不足
        (1) 須思考所評論的理由夠不夠強。
        (2) 考慮評論的理由是否合適。
        (3) 評論須有証據,不然沒有說服力。
    5. 不同論文section,其主題句寫法亦不同。例如:於討論部分,主題句要寫清楚用IADL項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6. 寫作的結構為top-down的方式。給建議和思考模式亦為top-down的結構。
    7. 主題句為主要概念,主詞要放在前面。段落的起始由主題句開始。
        主要的概念與要突顯的東西,應該讓讀者很快看到,相關內容/概念不要用隱喻的方式撰寫。
    8. 論文的撰寫,須先確定讀者是誰,再決定要寫的多深和多詳細。

(二)、方法
    1. 施測者內和施測者間信度研究流程之撰寫,須分段先寫rater training怎麼做,再描述正式研究怎麼做。

(三)、討論
    1. 在心理計量驗證的論文,須在討論中解釋預驗證的心理計量的結論為何,有什麼臨床上的應用。非寫概念上的探索議題。
        心理計量驗證為confirmatory,是驗證工具,非為驗證概念。若研究假設2個變項有相關,就解釋其convergent validity好不好,好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要解釋的是工具。不用介紹相關代表的意思。
    2. 討論的議題可從廣度和深度的角度發掘,如可討論方法學、從結果中發掘議題。
    3. 討論部分,須以finding的解釋為主,告訴讀者發現什麼。
    4. 研究的目的為驗證工具,若工具有ceiling effect,結論應為使用者要留意有ceiling effect,不能討論ceiling effect要minimized。
    5. intra-rater數據不好,須真實面對數據,有可能是sampling和rater的問題,或研究設計的flaw。最好的設計為有rater group。
    6. 若論文為自己發展工具的驗證,不適宜寫要改工具內容。若提改工具的方法,改了工具會變得更好嗎? (沒有證據) 質疑原本的設計,推翻整個評估工具,之前所提的數據變為無效。應於改出更好的版本時,寫另一篇。

二、寫作細節
(一)、段落
    1. 一個段落至少有二句話,一句話不能成為一個段落。
    2. 內容為描述性,較平鋪直敘,念出來或比較無聊。要避免太條列式的寫作方式。
        增加可讀性的方式為須有寫作層次。或內容可放在appendix部分。
        可在內文中organize/summarize,其它以表呈現。
        段落內容非窮舉 (如提出所有的共病),須分類或製表的方式呈現。
    3. 可在主題句畫線,以提醒自己是否寫得清楚。
    4. 一個標題可以只有一個段落,要看標題下要呈現多少內容。
(二)、語句
    1. 可善用標點符號,如冒號 (:),以清楚呈現句子內容。
    2. 句子不能太長,一句話不超過3行。
    3. 評估工具縮寫名稱的命名要點:(1) 容易記得、看得清楚;(2) 須有母音。
    4.句子的概念須論述完整。
    5. 英文字"issue"較中性,若要評論過去工具的不足,須使用"flaw或drawback"等英文字。
    6. 文字越少越精簡,越容易閱讀。
    7. 除非作者很重要及讀者會知道這些作者,在引用文獻中,不須提作者名字。
    8. 出現新的詞彙,要確定讀者都看得懂。
(三)、圖表
    1. 圖為告訴讀者趨勢,不會呈現數值。若要呈現精確的數值,須包括mean和SD。
    2. 表為呈現精確的數值。

三、回覆審稿者意見
(一)、若對審稿者的意見不清楚時,有二個作法:1. 猜測其意見;2. 若其意見為critical的問題,須寫信給主篇,請主篇協助釐清。
(二)、每段的第一句可specify審稿者的問題,以讓審稿者知道是針對那個問題。
(三)、回覆審稿者意見,須修改的論文部分 (摘要、前言、方法、結果、討論、圖表)皆須提出。
(四)、須先提是否接受審稿者的意見 (改好後,套在稿件內),然後提出稿件中要怎麼改。
(五)、沒有任何研究是perfect,研究做完後,沒辦法改變和補救。沒做的部分,不須講理由,就列為limitation。

四、統計/心理計量
(一)、bootstrap方法:一種重複的抽樣法。在已有的樣本中不斷重複隨機抽樣,以模擬出原本母體的真實分配。若為單一數值,可使用bootstrap,以進行檢定。
(二)、控制變項的統計方法 (ANOVA vs. regression):ANOVA為看group的差異,regression為看相關,此二種方法為一體二面。
(三)、F值和t值於內文之呈現,須考慮投稿的領域。於心理系領域,F值和t值須於內文中呈現,但在醫學類的領域,內文中不須呈現F值和t值。
         寫作策略:F值和t值可不呈現,除非審稿者建議,再補。
(四)、很多原因會影響 變低,可能來自概念上、情境上、計量的原因。例如:信度不好,誤差高,而導致相關低。
(五)、p值須精確到小數點第3位。可寫出p值數值完整,如p=0.023。p值的數值為阿拉伯數值,精確不會影響可讀性。
(六)、目前我們使用的MDC為其中之一的算法。MDC和第一次測量的SD沒關係,是與change SE (different SE)有關 (與改變分數的variation有多大有關)。
(七)、單向度Rasch分數vs.多向度Rasch分數:須選擇一個比較有精準度的計算方式,對臨床比較重要。多向度Rasch分數計分比較麻煩,但可以提供臨床工作者一個programe,以方便計算。
(八)、PEF四個面向相關太高,以致多向度Rasch reliability提升有限。面向間為中度相關可補充最多的訊息。
(九)、概念上,SEM為隨機測量誤差大小,MDC是和變化的大小。
(十)、研究設計
    1. 在inter-rater reliability研究中,如何驗證practice effect?
        inter-rater為系統性的誤差,且practice effect為系統性的偏誤。因此須考量如何在rater間為significant差異下,以驗證前後測量是否有差異 (practice effect)。

五、其它研究核心能力
(一)、英文口說/報告能力
    1. 可模仿/學習記者和政治人物報告,清楚且緩慢。
    2. 可找有聲音和字幕的英文演講,但聲音和字幕要分離。
    3. 報告講很快時,須把背景講清楚,發音要標準。
    4. 報告時態須一致。
    5. 內容太多,以致無法在時間內講完。須考量報告時間以準備報告內容的廣度。
        依據在特定的報告時間,準備適量的內容。不要提供太多的背景,以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報告討論部分。
(二)、評論的能力
    1. 須訓練整合的能力,思考問題。
    2. 評論寫作的2個層次:(1) 寫作是否清楚、前後是以連貫;(2) 概念是否正確。
    3. 在比較概念時,應做表,才能把優缺點看清楚。例如:單向度Rasch分數vs.多向度Rasch分數。須把其背景概念了解清楚、二個的分析結果為何、trade off是什麼、多向度Rasch分數精準度較高,但高多少、計算多向度Rasch分數的克服辦法為何等等。
(三)、研究計畫的產生
    1. 可隨時隨地想研究計畫,或與他人討論產生研究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