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2/5)

一、寫作通則
(一)、架構
    1. 內容的撰寫須思考重點、架構、層次重要性。如工具要如何發展,一步一步要如何做,要清楚描述過程中之重要細節。(En-Chi)
    2. 博士論文的第一段都是流行病學的重要性,且須提出流行病學具體數據。(Zi-I)
    3. 分類有二種 (Zi-I)
        (1) 概念上的區隔
        (2) 文字和詞彙上的區隔
    4. 結語非重覆主題句,而是提出臨床上的意義和價值。(Zi-I)
    5. 要先講overall,再細分。若要將受測者分類,人數比例不同,就要驗證,非主觀描述。(Karine)
    6. 可補充說明數字之質性意義。(Karine)

(二)、方法部分
    1.  須明確定義何謂慢性精神分裂症,日間留院的病患不一定為慢性病患。(En-Chi)
    2. 訪談問題不夠明確,且問題太大,得到的東西variation會很大。例如:"請問您認為有困難執行哪些日常活動、工作或休閒?..." (En-Chi)
      (1) 此處所寫之日常活動、工作或休閒太廣泛,患者是每個都要回答,還是只回答1個或3個?
      (2) 什麼是日常活動?患者可能無法理解日常活動。
   3. 研究程序須提供明確、深入之圖示。(En-Chi)
   4. 須說明如何產生EF題目,目前寫法仍不曉得要如何做。須把概念、流程具體寫清楚。(En-Chi)

(三)、討論部分
    1. 討論的內容以結果和發現為主。(Patrice)
    2. 若撰述方法的獨特性,須分開段落闡述。(Patrice)
    3. 找model paper,和如何具體解讀。(Patrice)

二、寫作細節
(一)、「及」的用法:同英文的”and”,不需在「及」之前加頓號。(En-Chi)
(二)、標準差之英文縮寫為普遍常用之詞彙,可直接寫SD,無須寫全稱。(Karine)

三、統計或心理計量特性概念
(一)、用Pearson's r會高估 (因為第二次比第一次高,有趨勢),沒有考量practice effect。(Patrice)
(二)、工具發展時有用Pearson's r,目前用ICC之數值可與過去研究比較。(Patrice)
(三)、ICC只有2種判斷方式太武斷、太絕對,及格或不及格。(Patrice)
(四)、相對的解釋,但判斷為絕對? (Patrice)
(五)、資料有skew,不合適做linear regression。(Karine)

口頭報告
(一)、不要講太快,準備呈現內容不要太多,要講清楚講慢一點。(Patrice)
(二)、用cursor協助,指出講的內容在哪裡。(Patri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