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Comments in the writing course (4/1)

一、寫作通則
(一)、架構
    1. 內容須與題目呼應。如題目有提到comparison和prediction,但目的和結果只呈現comparison,未有prediction。
    2. 主詞應為強調之議題,以幫助讀者容易瞭解。
    3. 寫作須先定位讀者,一篇論文難以滿足所有人。若論文定位為方法學,讀者/審稿者可能為統計專家,常見的公式就可省略。
    4. 句子的位置放置應考量連貫性。

(二)、方法
    1. 不寫出公式之考量有三點:(1) 當呈現之概念不複雜;(2) 公式常見;(2) 內容篇幅多。
    2. 資料分析不須說使用此方法之理由。

(三)、結果
    1. 呈現ANCOVA結果,須同時呈現未控制與已控制之p value。原因有二:(1) 因為baseline不同,所以使用ANCOVA控制,但須提供baseline有什麼差異,以突顯控制的價值/意義。(2) 未控制的數值代表raw data,臨床上只能看到raw data。
    2. 表格呈現須把比較之內容放在"欄"。

(四)、討論
    1. 第一段內容包括:(1) 研究目的;(2) 主要發現;(3) 研究之貢獻或特點。
    雖然研究目的已在前言提及,且主要發現和貢獻會與結論重複。但以上內容為研究主要內容,可多次敘述。若討論議題足夠,以上內容可省略。
    2. 對結果的解釋須完整描述清楚。解釋結果之原因為猜測,合不合理是見人見智。但明確地解釋能提昇讀者的接受度。
    3. Although the moderate consistency was found for between intra-rater/inter-rater assessments, the intra-rater and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Self-perceived Difficulty are sufficient for use in clinical and research settings. 此句使用"are"語氣太強,此外臨床和研究的標準不同,以moderate的標準使用在臨床上不宜。

(五)、回覆審稿者意見
    1. 回覆重點:(1) 主題句須清楚告知要回覆什麼問題;(2) 明確地說明接不接受審稿者意見 (我的立場要堅定);(3) 若接受審稿者之建議,明確地說明如何修改,且所修改之稿件內容。若不接受審稿者之建議,具體提出不接受理由。
    2. 回覆內容中有提出統計方法和判斷標準,可分段獨立描述 (一個段落不須包括太多議題)。
    3. 可加上次標題,以突顯要回覆的主題。
    4. 一個段落可只回答一個問題,不須把所有問題放在同一段落描述。

二、報告技巧
(一)、聽者容易困惑之處,講者須多花時間準備。
    1. 可使用圖示解釋。
    2. 把要說明的語詞寫下來,思考可使用哪些口語化的語詞。
(二)、算示的表達雖精簡,但不容易讓人瞭解概念。

三、統計
(一)、練習效應
    1. ANOVA會受到樣本數的影響, effect size不受到樣本數的影響,因此以effect size結果為主,ANOVA結果為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